若汗出不渴者,则非热结在里,故不可用五苓散。有心热遗于小肠而不利者,导赤各半汤。
湿热则口不渴,燥热则口渴,此以渴不渴分湿火、燥火也。伤寒脉浮,发热无汗,其表不解,不可与白虎汤。
胁下硬满,不大便,理宜下矣。 若下之太早,则表邪内攻,语言必乱而死矣。
夫咳逆者,以咳嗽气逆立名。虽别有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乃属太阳证而非三阳合病也。
家秘加木通汤苍术防风干葛白芷浓朴甘草风湿内传,每多下利。今加参、枣,化泻心汤为阴症腹痛厥冷,用四逆汤;阳症腹痛厥冷,用凉膈散。
尚有表邪,仍兼散表。若以化论之,则石膏、知母、芩、连偏于凉气,失于凉血,犀角地黄汤。